• 注册
  • 设计总结 设计总结 关注:1 内容:174

    道路工程设计如何选线总结要点

  • 查看作者
  • 打赏作者
  • 学者
    高级会员
    群主

    1.道路道路平面线性:指道路中线投影到水平面的几何性质和尺寸,它由直线、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。

    2.选线原则:

    (1)平原区

    地面起伏变化微小的地区。

    选线原则:以方向为主导,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,避免长直线和小偏角,但不应为避免长直线而随意转弯。通过实地勘察,合理确定中间控制点。(应穿、应避、应趋就的地点)

    纵断面应综合考虑桥涵、通道、交叉口等构造物的布局,合理确定路基高度;

    (2)丘陵区:

    介于平原和山岭之间的地形,具有岭低脊宽、山丘连绵、分水岭较多、垭口不高等特点;

    选线原则:因地制宜,选用合理线形技术指标;微丘地形按平原区掌握,重丘地形按山岭区处理;

    重丘区选线时应综合考虑平、纵、横三者的关系,恰当掌握标准,提高线形质量

    (3)山岭区:选线影响因素多,一般顺山沿河布设,必要时横越山岭。

    1)沿溪线:沿河岸布置的路线。

    要点:河岸的选择、线位的高低和跨河地点;

    河岸选择:平坦的阳坡;

    跨河地点选择:桥位的确定;

    线位高低:低线为主,注意洪水位;

    特殊路段:①、②、③、④

    2)越岭线:穿越山岭的路线。

    要点:垭口选择、过岭标高、展线方案、纵坡设计。

    垭口选择:标高低、两侧易展线;

    过岭标高:深挖过岭,并与隧道方案比较;

    展线方案:自然展线,困难时采用回头展线;

    纵坡设计:纵坡均匀、满足技术指标要求。

    越岭线的布设与隧道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

    隧道的优点:缩短路线、改善线形、保护环境。

    3)山脊线:大体沿分水岭布设的路线。

    要点:控制垭口选择、侧坡的选择、垭口间的平均坡度。

    控制垭口的选择:根据山脊起伏情况确定相应的垭口作为控制点;

    侧坡的选择:根据分水岭顶部的起伏情况,选定路线布设位置;

    控制垭口间的平均坡度:两控制垭口之间应距离短捷、坡度平缓。

    3.桥隧与道路线形的配合:应以线形为主,桥隧为辅,并应尽量避免斜、坡、弯。

    (1)、桥头路线的布设

    桥位与路线的关系:综合考虑桥位与道路路线的互相影响。高等级公路由于路线指标要求高,桥位多服从于路线。

    跨越支流的桥头布线:直线和绕线方案

    跨越主河的布线方案:争取桥轴线与河流成较大的交角,也可适当利用斜交,改善桥头线形。

    (2)隧道洞口路线布设:

    隧道以采用直线线形为宜;

    )隧道洞口的连接线应与隧道线形相协调;

    隧道洞口的连接线纵坡要求及视距要求;

    隧道洞口的连接线与隧道宽度相协调。

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
    登录

    WordPress后台-外观-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

  • 发布文章
  • 最新动态
  • 去做任务
  •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