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种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法总结
软土路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:
1 软土路基施工应列入地基固结期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预压,预压期内除补填因加固沉降引起的补填土方外,严禁其他作业。
2 施工前应修筑路基处理试验路段,以获取各种施工参数。
3 置换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:
1)填筑前,应排除地表水,清除腐殖土、淤泥。
2)填料宜采用透水性土。处于常水位以下部分的填土,不得使用非透水性土壤。
3)填土应由路中心向两侧按要求分层填筑并压实,层厚宜为15cm。
4)分段填筑时,接茬应按分层作成台阶形状,台阶宽不宜小于2m。
4 当软土层厚度小于3.0m,且位于水下或为含水量极高的淤泥时,可使用抛石挤淤,并应符合下列要求:
1)应使用不易风化石科,石料中尺寸小于30cm粒径的含量不得超过20%。
2)抛填方向应根据道路横断面下卧软土地层坡度而定。坡度平坦时自地基中部渐次向两侧扩展;坡度陡于1:10时,自高侧向低侧抛填,并在低侧边部多抛投,使低侧边部约有2m宽的平台顶面。
3)抛石露出水面或软土面后,应用较小石块填平、碾压密实,再铺设反滤层填土压实。
5 采用砂垫层置换时,砂垫层应宽出路基边脚0.5~1.0m,两侧以片石护砌。
6 采用反压护道时,护道宜与路基同时填筑。当分别填筑时,必须在路基达到临界高度前将反压护道施工完成。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规定,且不应低于最大干密度的90%。
7 采用土工材料处理软土路基应符合下列要求:
1)土工材料应由耐高温、耐腐蚀、抗老化、不易断裂的聚合物材料制成。其抗拉强度、顶破强度、负荷延伸率等均应符合设计及有关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。
2)土工材料铺设前,应对基面压实整平。宜在原地基上铺设一层30~50cm厚的砂垫层。铺设土工材料后,运、铺料等施工机具不得在其上直接行走。
3)每压实层的压实度、平整度经检验合格后,方可于其上铺设土工材料。土工材料应完好,发生破损应及时修补或更换。
4)铺设土工材料时,应将其沿垂直于路轴线展开,并视填土层厚度选用符合要求的锚固钉固定、拉直,不得出现扭曲、折皱等现象。土工材料纵向搭接宽度不应小于30cm,采用锚接时其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5cm;采用胶结时胶接宽度不得小于5cm,其胶结强度不得低于土工材料的抗拉强度。相邻土工材料横向搭接宽度不应小于30cm。
5)路基边坡留置的回卷土工材料,其长度不应小于2m。
6)土工材料铺设完后,应立即铺筑上层填料,其间隔时间不应超过48h。
7)双层土工材料上、下层接缝应错开,错缝距离不应小于50cm。
8 采用袋装砂井排水应符合下列要求:
1)宜采用含泥量小于3%的粗砂或中砂做填料。砂袋的渗透系数应大于所用砂的渗透系数。
2)砂袋存放使用中不应长期曝晒。
3)砂袋安装应垂直入井,不应扭曲、缩颈、断割或磨损,砂袋在孔口外的长度应能顺直伸入砂垫层不小于30cm。
4)袋装砂井的井距、井深、井径等应符合设计要求。
9 采用塑料排水板应符合下列要求:
1)塑料排水板应具有耐腐性、柔韧性,其强度与排水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。
2)塑料排水板贮存与使用中不得长期曝晒,并应采取保护滤膜措施。
3)塑料排水板敷设应直顺,深度符合设计规定,超过孔口长度应伸入砂垫层不小于50cm。
10 采用砂桩处理软土地基应符合下列要求:
1)砂宜采用含泥量小于3%的粗砂或中砂。
2)应根据成桩方法选定填砂的含水量。
3)砂桩应砂体连续、密实。
4)桩长、桩距、桩径、填砂量应符合设计规定。
11 采用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应符合下列要求:
1)宜选用含泥砂量小于10%、粒径19~63mm的碎石或砾石作桩料。
2)应进行成桩试验,确定控制水压、电流和振冲器的振留时间等参数。
3)应分层加入碎石(砾石)料,观察振实挤密效果,防止断桩、缩颈。
4)桩距、桩长、灌石量等应符合设计规定。
12 采用粉喷桩加固土桩处理软土地基应符合下列要求:
1)石灰应采用磨细Ⅰ级钙质石灰(最大粒径小于2.36mm、氧化钙含量大于80%),宜选用SiO2和Al2O3含量大于70%,烧失量小于l0%的粉煤灰、普通或矿渣硅酸盐水泥。
2)工艺性成桩试验桩数不宜少于5根,以获取钻进速度、提升速度、搅拌、喷气压力与单位时间喷入量等参数。
3)柱距、桩长、桩径、承载力等应符合设计规定。
13 施工中,施工单位应按设计与施工方案要求记录各项控制观测数值,并与设计单位、监理单位及时沟通反馈有关工程信息以指导施工。路堤完工后,应观测沉降值与位移符合设计规定并稳定后,方可进行后续施工。